Modern Mandarin项目最初于2020年由现阿拉楚喀骑士团成员Sean Challenger提出,之后于2021年被Gurun Partae成员William Ivanov接管。Modern Mandarin项目由三部分构成,即新文字计划、正字法和新编语法。此系列项目旨在改变满洲满大人语的混乱现状,长期作为文化部最大项目存在。
正字法项目在新文字计划方案确定后开始展开,主要负责核定拼读书写方法和制定当用、常用、可用三级汉字表。
以下是2024年核定的新文字与音标和两种版本的拉丁化转写对照表,之后附带了和汉语拼音对照的正字法,字体使用的仍是2024年上半年的版本:







目前核定的正字法规定如下:
- 每个音节辅音分为四组,即前加辅音、中央辅音、后置辅音、后加辅音,有且只有中央辅音之下存在元音。
- l组辅音可在其他辅音后构成辅音丛,s组辅音也可在其他辅音前构成辅音丛,但不能因此递归。
- 辅音丛可以出现在前加辅音和后加辅音,鼻辅音儿化和半元音不能参与构成辅音丛。
- 前加辅音位于中央辅音之前,一般为0或1个,存在辅音丛时最多为3个。
- 中央辅音下方带有元音,中央辅音不能为鼻辅音儿化。
- 除非前一个音节的最后一个辅音为后鼻音ng且本音节没有前置元音,否则后鼻音ng不能作为中央辅音。
- 中央辅音可以存在2个,当存在第2个中央辅音时,第1个元音只能为u组或i组,第2个中央辅音为相应的半元音且第2个元音不能与第一个元音相同。
- 后置辅音只能是鼻辅音、儿化音l或鼻辅音儿化,有且仅有1个。
- 鼻音m仅存在于b组辅音、m之前或整个单词末尾,因此不存在m的儿化。
- 后加辅音位于后置辅音之后,如果没有后置辅音则位于中央辅音之后。
- 如果没有后置辅音且后加辅音以l开头,则在l上加1号帽子区分儿化音。
- 由于存在一个不发音的空辅音,当空辅音加元音时,元音与前一个辅音拼读。如果禁止拼读则在空辅音上加1号帽子。
- 如果一个音节以鼻音或儿化音开头且没有前加辅音,同时前一个音节也没有后置元音和后加辅音,需要加1号帽子以示区分。
- 连字符使用逗号。
- 使用拉丁化时,空辅音不书写,1号帽子写为 ’ ,如果ng、nl、ngl等超过一个拉丁字母的组合并不是作为单个Mandarin字母存在则也需加入’。
- 拉丁化连字符仍是-。
- 需要竖写时以音节为单位,音节内任何情况不换行。
- 由于没有大写,因此需要强调时可在词首加逗号或句号,强调单词时也可前后双加。
- 汉字词拼写特殊,词尾一定由5个不发音辅音(空辅音和半元音)中的1个结尾。
- 汉字分为当用、常用、可用三个表。
- 当用汉字为必须掌握的汉字,不使用当用汉字导致的歧义视为错别字。
- 常用汉字为正式场合或知识分子需要掌握使用的汉字,一般生活中的标语等应尽量少用或不用,不在义务教育范围内强制学习。
- 可用汉字一般不使用,但仍视为满洲仍存在的字,只有相关专业人员需要认识,如康熙的熙。
- 非汉字来源词(如葡萄、玻璃、琵琶等)、日本越南香港台湾等国自创汉字、已经失去实际意义的汉字地名(如邯郸等)等一定不使用汉字。
三级汉字表预计将于2025年发布。Modern Mandarin三大工程中的最后一个——新编语法已经于2024年开工。